一场生动的博物盛宴——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生态学:让你成为博物大师的专业”讲座

发布时间:2016-04-07浏览次数:2105

       2016年4月6日下午,一场开阔视野的博物学讲座在资环楼148室举行,本次活动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学院的学业指导活动。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资深纪录片导演唐欣荣老师,帅气幽默的野性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吴元奇老师,温文尔雅的知名生物画师李茜老师,活动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学识渊博的刘文亮老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参加本次活动。

       这是一场探寻自然之美的博物讲座,同时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视听盛宴。整个讲座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大家可以在这些嘉宾老师们用心制作的视频作品中感受到自然带给大家的放松和愉悦。首先出场的唐欣荣老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硕士毕业,却因为兴趣和生物结缘,从此将新闻和生物结合在一起,拍摄出多部精彩的纪录片《黑颈鹤》、《海南坡鹿》等。他为大家讲述了野外生活时遇到的趣事和囧事,比如用辅助拍摄的伪装网拍摄野生动物,在自带客厅的超大帐篷里做饭休息等;第二位嘉宾李茜老师,本科化学专业,硕士学的是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分类,主要研究高山花卉,讲座中她向大家展示了多幅高山花卉的绘制作品,无论在外形颜色结构方面都栩栩如生,她说自己手绘植物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的人了解高山植物,领略偏远的高原地带我们见不到的美景。最后出场的是吴元奇老师,本科学的是生物与环境,硕士学的是生物摄影与影像技术,因为自身的兴趣,他在硕士阶段选择了动物行为学,并将两者结合,把生物学知识应用到新闻学中来,拍摄出很多优秀作品:《滇金丝猴》、《黑颈鹤》。

       野外生活有苦也有甜,更多的时候是苦大于甜,但因为有了这份热爱,他们将职业化为了生活,化作一种行动上的坚守。言语间,我们体会到他们对于这个职业的热爱。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决定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冒险的,富有挑战性的,但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幸福的。刘文亮老师幽默地称他们为土豪,首先是因为他们任性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管拍摄过程中的调研生活很辛苦,其次,他们的工作时间自由,这是野外拍摄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一个项目接下来大概需要两个星期,完成项目后,剩余时间就交给自己自由支配了,听上去是不是不错呢?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阶段,有同学直言:“你们这里还招人吗?”,在场嘉宾诚恳的告诉大家,他们其实是很缺人手的,他们是很欢迎新成员的加入。不过一些准备工作还是要做足的,因为野外拍摄工作要求技术方面比较高,所以做足自身工作是首要条件,其次要多关注相关领域的内容,他们向推荐大家关注野性中国、WWF等民间组织,关注上面的实习生招聘信息,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结交相关领域的朋友,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博物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博物学经历了先衰退后繁荣的局面,当今阶段,如何将生态学和应用结合起来,成为今后就业的一大亮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展。

作者:孙晓伟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讲座嘉宾和主持人合影

讲座现场

讲座主持人刘文亮老师

讲座嘉宾唐欣荣老师

讲座嘉宾李茜老师

讲座嘉宾吴元奇老师

学生提问环节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