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庆64周年到来之际,2015年10月14日下午,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主办的院级校庆学术报告会在闵行校区第二教学楼214教室举行。报告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主持,邓晶晶、车越、何岩、王嵘、夏建阳五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分享和交流了自己学术研究成果。报告会吸引了学院很多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邓晶晶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可视化分析方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邓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在的实验室在重金属探测领域的最新发现与成果。
车越老师分享的题目是:环境感知与认知:面向环境管理的主观评价理论与方法,车老师以老港垃圾填埋场的研究案例作为切入点提出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价值评估等环境评价方面的独到见解,还提及了志愿者对社会整体环境上不可小视的作用。
何岩老师分享的题目是:污染河湖底泥内源氮对曝气扰动的响应及优化调控策略,何老师讲解了河流湖泊中河底环境中底泥与氮元素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借助工程手段有效地防治相关环境问题的发生。
王嵘老师分享的题目是:榕和榕小蜂—一个充满专一性的世界,王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形象的表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榕与榕小峰,植物与动物之间巧妙地平衡机制让我们窥见了大自然平衡的魅力。
夏建阳老师分享的题目是:不对称性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昼夜、地区、季节等不同情况下变暖情况的不同是如何与生态系统中碳的循环相互影响的,夏老师的分享让在座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非常感兴趣。
五位老师的报告分别展示了各位老师近期的研究成果,也体现出了老师们对自己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陈小勇老师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学院应当多开展类似报告会以此促进不同研究方向老师间的交流,提升学院整体的科研氛围,并为各位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科研进展和成果的展示平台。
作者:肖绍赜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