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院研究生会与自然大学合作举办“关注身边的原住民昆虫”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5-08-29浏览次数:1470

      为了普及环境教育,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环境学的了解,扩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科影响力,并帮助NGO环保组织走向高校,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与自然大学合作举办“关注身边的原住民昆虫”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守护自然。

      2015年8月22日9:00-11:00,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代表、2014级生态学研究生黎翔同学与自然大学代表、沪上部分学生和家长们在普陀区绿地世纪城小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次题为“找寻留沪的‘原住民’昆虫”的环境教育课。此次活动为生态假期项目,并且是“关注身边的原住民昆虫”系列活动的分主题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识、技术了解与认知三个阶段。

      首先是初识阶段,我院与自然大学代表向大家介绍了上海市生态环境与污染现状,并介绍称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之一,3000年前的上海却是一片沼泽,那时候上海真正的主人,是生活在沼泽里的各种野生动物,而唯一留存于沪的昆虫便显得极为珍贵,然而忙碌的生活和学习,使大家很少关注身边的“原住民”昆虫,其实它们主要就生活在居住小区的绿化带、校园、周边的公园等。接着,老师、学生和家长们共同讨论“什么是虫”、“虫能活多长”等话题,并对昆虫分类和记录表的使用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得学生们对昆虫有了一定的认识。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昆虫的技术的讲解,还请学生们在听完讲解后给大家做实例演示;进一步讲解了如何让自己不去伤害昆虫及如何合理避害。最后是认知阶段,大家自由踏查,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种类、数目及其主要特征;并派学生代表独立汇报发现的情况,交流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活动结束后,家长与学生们纷纷交流整个活动的感受,以及自己对生态的理解。

      本次活动系我院研究生会与NGO环保组织合作开展的活动之一,内容丰富创新,紧密联系了研究生与青少年学生及家长,普及了环境教育,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预期成效。其中我院黎翔同学发挥专业特长,对昆虫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得到在座同学与家长的一致认可,并表示希望我院能够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大家也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学习与锻炼。环境教育既是一种价值教育,又是一种终身教育,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项伟大事业。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并有效地计划和控制自身的经济活动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行为准则,并使自己的行为与环境相协调,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未来我院将继续联系一些有意义的环保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等主题活动,同时为我院研究生及本科生同学提供至NGO实践锻炼的机会。

      自然大学介绍:自然大学创建于2006年,旨在和公众一起走进自然,认知自然。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教育产品,引发公众对自然的热爱,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阻隔,成为自然之子女,成为自然之心肺,成为天然生态系统忠实而有力的守护者。其中的生态假期项目旨在搭建公众与自然守护者沟通的平台,公众与草根环保组织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公众可以走近自然守护者,了解草根环保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关注他们,认识他们,支持他们,和他们一起守护自然!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者:黎翔


我院黎翔同学正在细致讲解

学生们在认真学习

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代表与自然大学代表及学生家长们合影

上海“原住民”昆虫之“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蜉蝣目与蜻蜓目”

上海“原住民”昆虫之“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革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