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创造可持续的未来”华东师范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5-13浏览次数:3614

2015559:00-17: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于闵行校区生科楼辅楼119会议室举办华东师范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讨会,该研讨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主办,学院研究生会协办。本次研讨会以创造可持续的未来(Working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为主题,邀请了双方学校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10位优秀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做相应主题的学术报告,还特别邀请了双方的教授进行主持和点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众多师生参加了本场学术盛宴,现场坐无虚席。瓦赫宁根大学是荷兰农业方向实力最强的大学,并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机构中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欧洲农业方向与生命科学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本次研讨会旨在为该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互相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强两校的合作交流。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希华老师致辞

研讨会现场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Karel Keesman教授致辞

活动现场

本次研讨会共分四个主题,主题一为“城市生态”、主题二为“化学转化”、主题三为“生物精炼技术”、主题四为“系统建模”。四个主题都是围绕双方学校与会人员专业和研究方向设置的,以期集中展示双方学校同学的研究成果,加强两校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开幕式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希华老师致辞并介绍瓦赫宁根大学及研讨会情况,随后便开始了研讨会几个分主题的精彩交流。

主题一城市生态研讨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邓泓老师主持。我院2007级环境科学系校友、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生蒋瑀同学代表瓦赫宁根大学做的主旨报告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物能源颇受好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崔易翀紧接着介绍“城市生态系统中杂草群落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也赢得阵阵掌声。研讨会上除了能与两校的优秀博士生进行零距离交流,还能与资深教师亲切对话。邓泓老师对“湿地植物根际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的介绍,以及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Achal老师展示的名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低能耗生物水泥的自然工程均让大家感觉耳目一新,并且受益匪浅。精彩的探讨后,大家学术热情高涨,纷纷带着浓厚的学术兴趣积极参观丰富生动的海报展。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蒋瑀同学做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崔易翀同学做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Achal老师做报告

研讨会现场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邓泓老师作报告并主持研讨会专题一

研讨会现场

分主题二化学转化研讨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赵雅萍老师主持。首先由来自瓦赫宁根大学的博士生Andrada向大家详细阐述“如何利用生物质催化生成工业腈”,接着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武冬介绍“渗滤液回灌过程中一氧化氮(N2O)排放控制和脱氮技术研究”,在场师生频频点头对武冬同学所做研究表示肯定。赵雅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展示了“介孔BiOBr-可见光协同作用消除药物及其毒性的研究”,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的热烈提问和交流。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赵雅萍老师作主持研讨会专题二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ndrada But同学做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武冬同学作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赵雅萍老师作报告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主题三和主题四研讨会由我院Achal副教授主持。来自瓦赫宁根大学的博士生FarnooshDaniel分别做了相关的学术报告。接着我院邀请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王钰、我校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向希蜀也精彩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题四讨论中,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牛小丹论述了“理性行为理论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受到了极高的关注,现场讨论气氛异常热烈。至此,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Farnoosh Fasaei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王钰同学作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向希蜀同学作报告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Daniel Reyes Lastiri同学作报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牛小丹同学作报告

在研讨会间隙,还举办了展示双方学校相关学科领域成果的海报展,展示研究成果的同时,更提供了彼此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研讨会间隙交流讨论

研讨会间隙交流讨论

学术海报展

学术海报展

通过举办本次研讨会,双方学校展示了各自研究取得的最新成绩;通过提问和热烈的讨论,增进了各自对该领域的深刻理解,更互相学习了先进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瓦赫宁根大学此行师生对我院提供本次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对我院该领域师生的专业水平做出了高度评价,希望此次研讨会能作为合作交流的一个桥梁,大家以此为基础,继续保持交流,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群策献力。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对我院研讨会各项工作表示感谢

研讨会参与师生合影

(作者:佘倩楠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