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 ——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赴紫竹小学、永德小学授课

发布时间:2023-06-05浏览次数:179

    2023年5月30日、31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小课堂讲师团、研会秘书部的成员们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和永德实验小学开展世界环境日环教课,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王汐和董柳彤同学。
图片1
    课程开始,讲师们先提出了一个小问题:“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由此,讲师引出了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和产生原因。讲师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由此展开了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讨论。讲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是大量长波热辐射被大气吸收,导致的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小董老师、小王老师讲解
    了解完温室效应后,讲师们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全球变暖有哪些危害?这引发了小朋友们强烈的好奇心,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小同学们联系生活,就冰川融化,动物栖息地减少;暴风雨和水灾;土地干旱、农作物减产;诱导疾病发生等温室效应的危害展开了讨论。不少同学感到疑惑:“花粉症是怎样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的?”带着这样的科学问题,小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老师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气温变暖增加了烟雾的生成,增多了哮喘发作的病例,同时进一步助长了杂草的生长,这就为过敏症患者埋下了祸根。
    在介绍完温室效应的危害后,同学和老师就如何应对全球变暖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与学习。首先,小老师们向同学们介绍了135出行计划:1公里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同学们通过视频了解到开车不仅仅会排放温室气体,还会造成交通拥堵,一辆汽车每天碳排放量高达12.5 kg。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践行135出行方式,保护地球。
图片4
小朋友们认真听课
    同学们也提出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农作物燃烧,使用环保产品等举措。讲师们对同学们积极思考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引导同学讨论有哪些物质循环使用的方法。最后,讲师介绍了堆肥,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碳化等变废为宝的技术。同学们对此十分好奇,讲师们呼吁同学们课后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思考。
图片5图片6
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课程最后,讲师们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时点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回落;碳中和意味着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小朋友们积极分享自己生活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行为,加深了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通过这次环教课,小朋友们不仅系统了解了全球气候变暖,还加强了低碳生活的意识。希望他们可以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勤俭节约,爱护环境,做地球的主人!


文案: 贾艺 张杰              
 图片:贾艺 吕楚钰 张杰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