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红色精神“咏”流传——生环学院环工环科博士生党支部开展“红色经典著作”诵读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3-05-15浏览次数:226

      古语有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知识之源,知识是进步的阶梯。最是书香能致远,红色经典永流传。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在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之余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环工环科博士生党支部于2023年5月5日在资环楼151会议室开展了“红色经典著作”诵读分享会。此次分享会作为4月读书活动的总结,在会前支部每一位党员都提交了一份阅读心得及精彩段落节选,在会上支部党员分小组对这段时间以来的阅读感受和体会进行了畅谈。



      经过热烈交流之后,每个小组均派出1-2位代表进行了心得体会分享及精彩选段的诵读,其中第一小组的张树栋及李万江同志分享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并深刻的表达了对于读书活动的认同,并表示博士生党员不仅要专研学术论文,也要充分利用好空余时间,多读经典书籍,感悟人文情怀,筑牢理想信念,为科研,为学习生活充充电。
3
      第二小组的李根同志分享了《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这一部从外国人视角下介绍了中国近代战争史,以及我们熟知的领导人。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对苏区的生活描写,书中介绍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与苏区人民群众的相处细节,让读者们感受到毛主席的善良与亲切。在苏区居住着数百万的群众,尽管当地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城市管理非常有秩序,这里有学校、工厂、居民区等。”
4

      第三小组的王玲利同志分享了《红色的起点》读后感并对文中段落进行了诵读: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回到老家——浙江义乌县城西分水塘村过春节,便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个小村跟冯雪峰的故里神坛、吴晗的故里苦竹塘,构成一个三角形。陈望道避开来来往往的亲友,躲进老家的柴屋里。这间屋子半间堆着柴火,墙壁积灰一寸多厚,墙角布满蜘蛛网。他端来两条长板登,横放上一块铺板,就算书桌。在泥地上铺几捆稻草,算是登子。入夜,点上一盏昏黄的油灯。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辞典》《英汉辞典》,字斟句酌。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又是一本很难译的书。头一句话,便使他绞尽脑汁,这才终于译定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读罢,让支部全体党员感受了共产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萌芽的悄然,静谧,与之后的燎原之势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共产主义救中国、健中国、兴中国的正确性。
5
      阅读是一项长久且伴随终身的事情,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也是保持先进性,永葆活力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此次组织生活能够引起支部党员对于阅读的重视,加深理解,在筑牢理想信念,加强党性建设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文:符裕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