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追书梦想,走向未来——生环学院生态学博士生第二党支部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10浏览次数:107

      为响应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校园主题活动日暨“经典阅读季”,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生第二党支部于2023年5月10日在资环楼四楼咖啡角举办了“追书梦想,走向未来”的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大家喜欢的书和电影,组织支部的同学们进行了读书和观影心得的分享。

2
      首先马锐骜同学分享了书目《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是美国历史学家孔飞力的一部代表作。本书以1768年中国发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巫术恐慌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示了清代社会的恐惧心理、道德观念和权力机制。该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清朝中期,人们对巫术和妖术的深深恐惧,同时也展示了清政府如何通过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对这种恐慌进行引导和控制。孔飞力运用了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对这场恐慌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精准分析,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孔飞力的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清代社会的一次深度解读,更是对历史、人性和权力的一次全面反思。它以生动的叙述和严谨的研究,让读者能够从一个特殊事件中,窥见历史的宽广和深远。
3
      王睿同学分享了她高中时期阅读过但至今仍给她以很深印象的书目《狼图腾》。该书以插队青年陈阵的视角讲述了草原狼群不为人知的一面,作者对狼的敬畏与喜欢也体现在书名里,狼是一种神圣的自身具有图腾的生物,中国传统文化中,狼是凶狠残暴的,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他们懂得团队合作,知恩图报,也有仇必报,有着在恶劣环境中坚强创造生存空间的魄力,舍我其谁的霸气,有很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古代游牧民族的作战方法都可以追溯到狼群的团队协作,主人公其实拥有作者的影子,因此本书对狼群的描述和故事都有一定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本书还传达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狼这个物种是恐惧的,一批外地人的到来以杀狼打狼为荣,通过枪击炮轰使得狼群趋于灭绝,由于食物链缺失了狼,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原来草原变成了荒漠,本书对王睿同学来说也是进入生态学的启蒙之作,“作者所传达的不畏艰辛的‘狼性’观点及敬畏自然之心也深深影响着我”。
4
      左涵灵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城南旧事》。中国现代作家林海音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有同名的电影作品。这部作品以林海音的童年为原型,以“英子”的视角去讲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胡同里的五个故事。小说里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接触周围的人事物,孩子眼中的的北京和大人眼中的北京是不一样的,在那个时代,大人眼中充满了忧愁和世事艰难。但通过孩子的角度来看忧愁,就少了一些愤怒。成人世界的痛苦和不幸通过善良和天真眼睛的过滤,更加增添了一些哀愁。小时候读时,并不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直到再读,才发现文字虽然平淡童趣,但背后显露出现实的悲伤,旧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的悲伤故事。但是也从英子的眼里感觉到了一丝希望以及爱与善良。
5
      刘芮伶同学推荐的是她去年暑假看的一本书,《人生海海》。本书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以村落为演出舞台,讲述了众多村民与上校的人生纠葛,描绘了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该书通过多视点、零散化、非线性的叙事,把讲故事的权力交给小说中的多个角色,用个性化的生动语言,塑造了一个有凡人味的、和世俗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的传奇人物,还原了英雄作为一个人的常情和常理。在本书中,作者从自己成长的视角描述了主人公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告诉我们活着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应该直面难题,笑对人生。读完这本书,刘芮伶同学分享道:“当你遇到很困难很棘手的事情时,其实身边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人可能比你更难,那么坚持下去也是有可能。此外,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6
      吴宪同学给大家带来的分享则是一部电影作品——《天那边》。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刚毕业的大学恋人去偏远落后的山村支教的故事。起初,一切对于两个人来说都那么惊奇,觉得一定要坚持满三个月的支教生活。两人一起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体育运动。而校长对于两位支教老师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男主很快因为这里的枯燥生活而感到厌烦,一个人走了。女主极力争取教主要科目,找来村长。校长认为他们作为支教志愿者,只能待一段时间,他们走后,山村里的孩子该如何还是如何,不会有多大的改变。电影最后,村长来城里办事,顺道给女主带来校长摘的野果子,并且告诉她校长去世了。对于山村教育的发展,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加大对偏远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支援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高薪回报等,农村教育才有希望。
7
       最后支部内党员对本次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认识。同时也通过本次读书分享活动激发了大家对读书的兴趣,在繁忙的科研之余换换思考方式,也借此增进不同课题组的同学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文:左涵灵 平佳烨; 图:平佳烨;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