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铭记历史,弘扬大爱——生环学院2022级环境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探寻上海方舟”行走党课

发布时间:2023-04-21浏览次数: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深刻领悟这一理念的磅礴伟力和实践成果,意义重大。2023年4月21日上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2级环境学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了一堂主题为“铭记历史,弘扬大爱——探寻上海方舟”的沉浸式行走党课。支部全体党员、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和支部指导老师路葵参加本次活动。
1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外合影

      行走党课的首站来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主要展示了欧洲犹太人避难上海的这一段历史,表明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决心。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时间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约2.5万名犹太人从欧洲各国历经磨难来到上海,定居在提篮桥地区,这一带形成了承载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当时居住在此的犹太难民满怀感恩之心将提篮桥一带称之为他们的“上海方舟”。展览由“逃亡上海”、“避难生活”、“患难真情”、“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六个部分组成,通过场景再现、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物展品和现代科技等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辛而又难忘的历史岁月,见证了中国人民与犹太难民朝夕相处,共同冲破黑暗的深厚情谊,展示了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在纪念馆出口处,有一座刻印了13000多名犹太难民的名单墙,在这些名单背后,烙下的是无数犹太人的血泪和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的真情,划过历史长河,闪烁出人性的璀璨光辉。纪念馆向全世界生动诠释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展示了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情怀。
2
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沿着长阳路步行五分钟,就来到了曾经是二战期间为犹太难民提供庇护的一座最大的收容所——第一难民中心,难民中心所在的马路对面就是提篮桥监狱,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监狱,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霜,见证了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历史变革。
3
第一难民中心
4
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对面是被称为“小维也纳”的舟山路。这是一条逼仄的小马路,却有着别样的异国风味。沿着舟山路、霍山路可以看到一排排红色墙面、精致拱门、弧形墙头的三层洋楼,这是当年犹太难民设计建造的,作为优秀历史建筑永久保留了下来。
5

1
漫步舟山路

     沿着舟山路走到霍山路上,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四层双毗连式建筑,这里是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大楼旧址,当年为一无所有的犹太难民提供经济援助,身无分文的犹太难民在这里获得了重新生活的机会与希望。
6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大楼旧址

      从舟山路折入霍山路,有一个小公园,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公园却承载了无数犹太人的情感寄托与感念。如今公园内安放着一座纪念碑,以中文、英文和希伯来文三种语言记录了犹太难民居住区的范围。
7
霍山公园

      漫步霍山路上,讲解员沈老师将犹太人与上海居民比邻而居的温馨故事娓娓道来。经过霍山路57号的百老汇大戏院旧址,墙上的旧址铭牌上介绍了这里又称“罗伊屋顶花园”,是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室外休闲的场所。
8
百老汇大戏院旧址

     沿着霍山路走几十米,就到了远东反战大会旧址。这是一幢砖混结构的假三层欧式建筑。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远东反战大会。鲁迅、茅盾、田汉等共同签署了欢迎反战大会国际代表的宣言。大会选举宋庆龄为中国分会主席,促进中国进步力量与世界反战力量的联系。
9
远东反战大会旧址

      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到远东反战大会旧址,一路上学生党员们聆听“上海方舟”背后的故事,探寻鲜为人知的犹太遗迹,在重拾温暖人心的历史记忆中深刻感受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DSC_9966

附部分支部成员活动感想:
陈嘉鑫: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的犹太人,被上海接纳的事迹。这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地方,当时的犹太人遭到纳粹分子疯狂迫害与屠杀,却不被西方一些国家接纳,而在那个生死关头,当时承受着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同样也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向他们敞开了大门,3万多犹太难民在这里逃脱了劫难,上海成为了不少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善良的上海人民在自身日子也过得非常艰苦情况下,仍然展现了宽阔的胸怀,与犹太难民和谐相处,共度难关,体现了真正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而犹太难民们也得以有一个安全的地方继续生活。“明天我们将开始在一个陌生城市里的新生活。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不熟悉的语言,不熟悉的气候与人群,然而在那里,我们是安全与自由的。”展馆不仅保留和纪念了那段时期的许多珍贵展品和动人故事,更是在警醒当下的我们,昨天发生在犹太人身上的事,未来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人民身上,只有保持对人类悲剧的警惕,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白佳雯:今天的行走党课,支部同志们一同走进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展馆从逃难路线,家庭故事,社区发展等方面讲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一路勇敢逃难的历史;讲解员老师带领我们重温了一个又一个主人公故事,简短但深沉,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和平时代的美好。犹太难民为了躲避纳粹迫害远渡重洋,被世界各地拒之门外,只有中国上海在承受日本侵略的情况下,以极大的包容胸怀接纳了他们,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真正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面对一件件展品,一边感慨坚强的犹太人,一边也会感慨善良又无私的中国人民。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作为中国青年,我们要担起时代责任,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同时也应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邱海遥:今天在党支部带领下,我们全体党员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场馆中展陈重点包括“生命签证”、“隔离生活”、“特殊情谊”、“共享未来”四个部分,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特殊情谊”这一部分。犹太难民经过多重波折与困难来到上海避难,在受到中国人民热情帮助的同时,他们也积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赢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中有参与建觉伟业的维经斯基、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有推动国共合作的越飞和鲍罗廷,有新四军中的“白求恩”罗生特,有晋察冀的红医战士傅莱,有战斗在根据地的“洋八路”汉斯·米勒,有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汉斯·希伯,有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的援华国际医疗队......这些普普通通的名字,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更是犹如一座座友谊的丰碑,镇刻在中犹两个民族发展的每一段历史记忆中,搭建起一座座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在我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正是有这样的犹太友人毅然决然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帮助中国人民共同抵御法西斯的迫害,并且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刘子璇:在党支部带领下我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这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历史遗迹的纪念馆。我们要合作,而不是对抗。何凤山博士发放了数千张生命签证,给了战争中孤助无力的犹太人生的希望,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来到上海,来到包容的中国,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救助另外一个民族两万多人的民族。纪念馆中有一件等待主人的手袋,就是因为金老先生这样愿意将一个月的营生交与陌生的犹太夫妇为其女儿治病的人,才让更多的犹太人看到中国人民的力量与包容。就是因为这样的中国人民,见证了三代情谊的贝蒂的婚纱才会被送来纪念馆。很喜欢导游说的一句话,犹太人走的时候都把东西带走了,却在生命最后一刻又把东西送了回来。中国力量简单到只需四个字就能跃然纸上,却也复杂到千万人的协力同心才构造出它的分量与精妙。这不是个人的机缘巧合造就的奇迹,而是无数人推动下的水到渠成。而作为中国的青年,我愿做那无数人中的一员,即使微不足道,也当砥砺前行。

秋思帆:这次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二战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犹太人的婚姻观,上海犹大人非常重视婚烟,将它看作是巩固社区人员联系的纽带,促进犹太社区发展的重要方面,他们的婚姻生活很有特点,第一是早期上海犹太人的人数相对有限,社区机面积较小,主要是与在本地的大家族及中国其它城市或国外亲属之间结婚,后来随着犹太难民的大量涌入,扩 大了上海犹太人的数量,还有就是犹太富商哈同和中国女子罗迦陵的婚姻也成了一段佳话。此外,我也深深感受到犹太人的智慧,即使他们来到上海时身无分文,但依旧能够靠自己的智慧发家致富,令我惊叹!最后,犹太人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我们民族与犹太民族有着相似的屈辱史,我们都应该牢记这段沉重的历史,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受欺凌!

井开妍:今天党支部组织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那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穿过了时光,来到了那个战乱的时代。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摩西会堂旧址,始建于2007年,通过近一千件(组)珍贵文物史料,以及160余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生动呈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难民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历史故事。在二战时期,欧洲许多国家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国门,上海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愿意接收犹太人的避风港,当时的犹太人主要居住在上海的虹口区。而当时中国也正在遭受别的国家的侵略,上海人与犹太人一起经历了战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当时人类的悲惨遭遇和历史的残酷。我们必须珍惜和维护和平、自由和人权,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目标。我希望这个纪念馆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从而更好地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文:路葵 图:李立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