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赴紫竹小学、永德实小授课

发布时间:2022-11-30浏览次数:281

    2022年11月22日、23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和团委学生会实践部的成员们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和永德实验小学开展垃圾处理环教课,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李凯茵同学、尹颖同学、陶建平同学以及戴紫铃同学。
    课程开始,小李老师、小戴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城市生活垃圾?”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老师们由此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概念并举了一些例子。随后,他们又通过真实的照片展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危害。看到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小朋友们不禁感叹:“处理垃圾实在是太重要了!”
小李老师、小戴老师耐心倾听小朋友们的问题

    于是,老师们讲解了目前的处理方式: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好氧堆肥、厌氧消化。面对这些新名词,小朋友们积极思考,不断发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同时,老师们也提到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这可能会造成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
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既然事后无法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那么从源头上减量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小李老师通过趣味垃圾分类指南和小游戏向小朋友们仔细传授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而小戴老师和小陶老师则运用ppt动画的形式,让小朋友们自己进行垃圾分类,有效巩固了学到的知识。
    接着,小尹老师和小陶老师解释了危险废物的定义。细致耐心的讲解与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小朋友们迅速明白了什么是危险废物。对于其产生的危害,老师们从水体、大气和土壤三方面具体展开。那么该如何解决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呢?他们又讲到了危险废物的转运,八个步骤环环相扣,在复杂的处置过程中,小朋友们也认识到了处理危险废物背后的巨大经济与时间成本。
3(1)

尹颖老师讲解危险废物的转运过程

3(2) 

陶建平老师讲解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课堂最后,小尹老师和小陶老师提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虽然可降解塑料对环境无害,但是其价格高、难保存、难回收的特点也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在老师们的呼吁中,本次环教课圆满结束。
4
小朋友们纷纷上台互动
 
    通过本次环教课,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相关知识,还加强了垃圾分类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希望他们可以时刻牢记保护地球,践行垃圾分类,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文案:朱颜 刘珂
图片:李涛 朱颜 刘珂 安仁旭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