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9时,大会隆重开幕,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主持开幕仪式。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致欢迎辞,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吴文良、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分社社长孟丽分别致辞。孙真荣在致辞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随着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信通过各高校的思想交融、精诚合作,必定会为一流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带来深远的影响。
重庆大学杨永川教授作了题为《环境生态工程新专业的重大实践——成效与反思》的报告,杨永川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重庆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培养具备生态学思维和基本工程技术能力的新型人才。在育人过程中,重庆大学十分强调专业实习的作用,带领学生到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开展工程实习,培养了一批会动脑、善动手的生态环保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娄安如教授作了题为《追求一流育人质量,塑造拔尖创新英才》的大会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科群的历史发展沿革和优良传统,结合新时代对生态学科人才的需求,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体现了传统学科的创新举措和革新精神。
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分社社长孟丽以《创新教材出版模式、助力金课建设》为题,围绕国家教材建设新部署,为与会嘉宾解读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和国家举措,并详细介绍了新形态教材、数字课程等教学载体的呈现形式和发展前景。最后,孟丽发出真诚邀请,希望与中国生态学学会加强合作,为生态学领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载体。
会场一围绕“一流本科教育与生态学专业建设”为主题开展报告和讨论。厦门大学卢豪良副教授、云南大学张志明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王友保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张震教授、西藏大学拉琼教授、安徽大学周立志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刘满强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蔡昆争教授做主题报告。各报告人结合自己高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介绍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生态学科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会场二围绕“生态学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为主题开展报告和讨论。云南大学段昌群教授、浙江大学邱英雄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管卫兵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敏副教授、厦门大学朱学艺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邵小明教授、浙江大学赵云鹏教授做主题报告。作为生态学专业的育人核心,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创新是生态学专业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会场的7个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困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举措。
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结合疫情下的课程教学,带来了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个性化生态学本科教学》的大会报告。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以个性化、精英化和研究化三个策略为指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独立创新性的生态学人才,实施“三覆盖”计划,包括拔尖计划全覆盖,导师制全覆盖和经典模式与书院制结合。这样的创新培养模式,在后疫情时代更加凸显了其优越性和超前性。
内蒙古大学李永宏教授聚焦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作了题为《内蒙古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学实践》的报告。内蒙古大学依托2300公里的野外实习基地,大力开发生态学专业特色实践课程,目前的教学基地包括研究基地平台、草原利用实验研究平台、面向所有高校师生开放的实习基地和中国挪威草原生态暑期学校,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生态学核心意识,细化了学科知识,更加有重点的进行教学。
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以《浅谈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为题,介绍了武汉大学生态学科依托湖北丰富的实践基地打造的“五个环节、三条主线、全方位支撑”的课程体系,赵华斌提到,该教学体系的两大特色一是切合实践教学特点,二是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们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兰州大学袁建立副教授以《普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为题,从课程建设背景、建设形势和建设方法等方面阐述生态学实验课程建设,并希望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平台和数据系统等新型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生态学专门性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作了题为《生态学本科教育教学与跨学科研究》的大会报告。吴文良从全球形势和中国国情两个角度指出了生态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分析了生态学的特点优势、跨学科研究特点与需求、跨学科研究能力培养、基于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培养等问题,并号召生态学的人才培养应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在以《构筑课程式思政圈层,发挥三全育人核心作用》为题的大会报告中,从课程思政建设出发,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性地位与总体目标,强调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理念。刘婕还强调,高校、学院、专业及教师应多方协力共筑课程思政圈层,以“六化”推进课程思政纵深发展、长远发展和精细化发展。在此基础上,重践行、拓空间、多形式和高质量等多种教学方式已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华东师范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制度、专业、课程、教材、考核及教研六个方面,拓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也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希望能利用好生态环境科学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为课程思政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