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环青年说”系列微党课活动| 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刘如艳讲述“八路军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1-04-23浏览次数:614

      为丰富和拓展支部党员的党史知识,增强党员主人翁的意识,发扬模范作用,2020级生态学&环境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生环青年说”系列微党课活动,每月安排党员同学向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讲述党的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等内容,让党员同学们共同学习,增进交流,在党课熏陶中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

image001

      2021年4月21日上午10:30,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在闵行校区一教243教室开展第一次微党课,由刘如艳同志作为第一位主讲人,向大家讲述八路军的起源。

image003

      刘如艳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例如:《亮剑》等比较经典的军旅题材影视剧导入,向大家介绍 “八路军的起源”与日本是密不可分的。

image005

      刘如艳向大家展示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在日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位于我国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的图片。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昭示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之后,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是我们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1937月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7月9日,彭德怀、刘伯承等红军将领携全体指战员直接致电国民政府,表示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7月11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限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抗日。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递交给国民党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再次重申:“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但在此危难且危急的形势下,国民政府仍迟迟不予表态。直至“淞沪会战”爆发,蒋介石为了使红军能及早出师抗战,被迫同意红军设立总指挥部。由此,国共双方终于就红军改编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image007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为八路军。

image009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以及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为115师、120师、129师)和总部特务团,其中每师下辖两旅。由此,八路军正式建立,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但由国民政府指挥的抗日武装力量。后又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其中,刘如艳同学也对现如今为什么大家更多的熟知“八路军”这一番号的两种主流观点、八路军军旗的变化等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image011

      八路军一经建立便马上开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誓死抵抗。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0多万人,其中日军50多万人;抗击着约60%左右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创建了20余块根据地;更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光辉战例。在抗战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断加入八路军,八路军的人数也由当初的四万余人增加至九十余万人。最后,经过十四年的全民族浴血抗战,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联军陆续改称为人民解放军,经过数年的解放战争统一了我们国家。
      经过此次党员小课堂活动,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首八路军的起源,这是一部非常宏大且伟大的历史,与我们共产党、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回首历史,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尤其在抗战期间,我们党从大局出发,愿意改变红军番号,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只为早日赴往前线抗战,更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真正代表全民族利益;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诚如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学生党员,我们以英雄精神为指引,在研究生阶段奋勇向前,勇攀科学高峰。

 

文|刘如艳、张晓涵
图|刘如艳、张芽茹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